中凯房地产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许仰东

许仰东身上是有矛盾点的。他是狮子座,你可以理解他的满怀激情和侃侃而谈,却不能理解他时不时流露出的忧国忧民的“诗人”情怀;近三十载深耕地产,你能感受到他对这个行业积累的深厚感情和热爱,却也能体会到他对这个行业过于急功近利的无奈。笔者有幸第二次和这位地产界的“灵魂诗人”对话,带你一起品味第一代地产人与房地产的“爱恨情愁”。

  • 问:“许老师”和“许总”,您更喜欢哪个称号?
  • 答:我习惯于称我“许老师”。其实,我一直没有把自己列入“老板”行列。这是与职业满足感有关。地产业围绕利益轴心的运转,让人们的心很浮躁,金钱并非是地产英雄的唯一标志。所以,能够沉下来,多看一点、多想一点、多做一点,或许是性格和阅历带来的习性。
  • 问:“老师”会如何管理企业?
  • 答:管理者的文化,会影响企业文化。我身上确定有老师的性格,我一直无意识地想把校园文化植入于企业,这是因为校园中有成长、理想、互爱的许多元素。我从不指责任何员工,不是性格的软弱。我一直说一句话“今天的老板就是过去的员工”。老师能容忍学生做错题,错了要知道在哪,以后才能不错。再说,企业主不等于百科全书,我一直在自己的企业中强调“做人、做事、做事业”,还有强调品行、习性、行为。这些年来,我培养了一大批职业经理人,这些专才已经在房地产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问:近三十年深耕地产,您说过热爱这个行业,看您的微博也出现了“土豪”、“唯利论”等对这个行业批判的字眼。这是否是矛盾的?
  • 答:一个行业需要树立一个标杆,这也往往是那些大企业的责任,去做一些有内涵的东西,留下些有思想的东西。而房地产企业似乎都是唯利论的践行者,就连大企业的各类排行榜都是以金钱效益来衡量。为什么今天讲到“房地产”三个字很多人是有异议的,“这是因为中国房地产没有经过工业化洗礼,显得浮躁,它是爆发性生长的,缺少一个理性的积累过程。因此它也是缺少思想和文化的真正根基。”房地产市场对资本过于仰望,缺少对地产精神的尊重。
  • 问:如果不做房地产,您会做什么?
  • 答:我在房地产业度过了人生最黄金的年龄。这种时间的沉淀和经历,给了我许多快乐。我从没后悔这种时光的消耗。这是源于我有条件多视角去观察这个产业的发展,源于我自由地参与到这个产业的运行之中,也源于那种积淀可以更有效地释放成自身的价值观。我留恋在新闻界做记者的那一段时光,如果不介入地产,我相信我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记者。
每一年地产界总有一个人物让你印象最深,总有一个楼盘让你最啧啧称奇,总有一家房地产企业成为业内外公认的某一种意义上的标杆。”因此,选择人物、楼盘和企业这三大房地产市场里永恒的主角作为评选主体,“能准确把握每一年市场跳动的脉搏。”...
1“两个12年、三次转型”

从1986年进入新闻界后,许仰东的从业经历可以用“两个12年、三次转型”来概括。经历了从房地产媒体传播,到一线地产营销,再到现在经营代开发公司中凯。很巧合的是,他在每一个领域的时间都刚好是12年,然后在某种契机下有了下一次的转型。

1984年毕业后当了两年老师,1986年进入上海文汇报做编辑。随后,许仰东在上海文汇报创办了全国省市级报纸中第一个房地产周刊并任主编,这也开始了国内最早的系统的地产传播,将地产传播从游散状态开始进入技术领域。房地产周刊得到了当时国家建设部部长侯捷的支持,侯部长亲自将房地产周刊的刊头题词总到上海。许仰东颇有感慨,“这是我走入地产行业的第一步,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在许仰东看来,做房产周刊主编,是以第三人的身份涉足地产,通过写文章来关注这个行业。但是光靠写还不足以深入了解这个行业,于是他接下来就进入营销这个领域。1999年,开创了上海第一个房地产个人工作室——上海荒岛房产工作室,开始步入房地产营销策划界。这和对财富的追求无关,只是把自己十多年积累的知识运用起来,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这段经历是自己真正探索中国房地产轻资产链的痛苦期,也是我成为地产人最兴奋、最有成长、最快乐的时光。”

对这两个“12年”,许仰东给出很中肯的领悟,“地产主编让我有了综观市场信息的条件,地产营销让我学会用思想、观点去对接产业。”

又是出于何种考虑,许仰东再次转型,从营销跨界开发领域呢?“当营销行业被大家接受时,整个公司行业的系统更完善的时候我会觉得工作更充分,这时候就会想去从事新的工作,想去做营销以上的东西,往前走一步,以‘第一人’的身份亲密接触这个行业。”2010年,许仰东加入中凯房地产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总裁,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工作。

三个12年的轮换从传播到营销再到代开发,都是从事房地产行业。许仰东自称是半个地产人,虽然没有以开发主体的角色进入这个市场,但是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房地产这个领域。“我觉得我是非常幸运的,整个国家的房地产发展,从萌芽时期到成长时期,再到房地产受到全民关注,我的体会和感受是别人没法经历的。

2热爱和反思,地产是让人爱恨交加的行业

许仰东是个微博控,他的微博很多是对于生活细处的感悟,更多是对房地产行业的感想和思考。不仅从微博,在采访中,笔者也无不感觉到许仰东对于这个行业的“爱恨交织”的矛盾感。他坦言,像很多人一样,很多时候都会觉得房地产是一个缺乏思想、缺少文化的行业,。开发商建出了漂亮的房子,城镇居民住上了漂亮的居所,城镇化进展得到了大力推进。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这一代建房子留下了太多负面,这将不得不由下一代去解决。“我们只是铺出了路而已,这些路是非常不平坦的,需要下一代去填补坑洼。”

许仰东说他觉得一个行业需要树立一个标杆,这也往往是那些大企业的责任,去做一些有内涵的东西,留下些有思想的东西。而房地产企业似乎都是唯利论的践行者,就连大企业的各类排行榜都是以金钱效益来衡量。为什么今天讲到“房地产”三个字很多人是有异议的,“这是因为中国房地产没有经过工业化洗礼,显得浮躁,它是爆发性生长的,缺少一个理性的积累过程。因此它也是缺少思想和文化的真正根基。”

在许仰东看来,房地产市场对资本过于仰望,缺少对地产精神的尊重。十年前去欧洲做考察,当许仰东看到一百年前的建筑和一百年后的建筑和谐共处在一个社区时,他用了“感动”这个词。地产能留下的应该是文化与建筑,而不是金钱财富。以唯利是图的心态做地产的不乏其数,这样成长起来的房企可以说是“土豪”,因为它是没有思想和文化的,有的仅仅是对金钱的理想。而在国内,大量的资本急于求成,加工速度快,所以我们见到的很多都是快速加工、不符合城市风格的凌乱建筑,这些将在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年内加以整改的。就像一个外表漂亮的女孩子,身上却有很多伤疤,需要整形,而整形的代价是非常大的。现在的开发商成天只考虑什么时候拿地、什么时候施工、什么时候卖掉,他所要求的时间关系而不是产品的需求关系。把地拿下来快速设计快速完工然后再快速的卖掉它,拿到钱之后这个项目就和他没有关系了。开发商唯一关注的是钱,老百姓和政府关注更多的也是房子的价格,而不是建筑的价值、历史,而不是我们这代人用这么多金钱能够给予这个城市什么?这是这是偏离轨道的,“是我们地产人的悲哀”。

3代开发:全链轻资产输出前景乐观

说到中凯的代开发模式,许仰东给出了非常形象的解读:“我们的代开发就是告诉小开发商怎么去开发、销售,怎么运用一二线城市那些好的管理实践的思想。”一二线城市开发商的技术体系是相对完美的,但是三四线城市差别非常大。我们往往只关注大城市的那几个大开发商是怎么运营的,但是那些三四线城市的开发商是怎么去生存的,缺少系统的技术输出。有大量的非地产人去拿了钱就去做地产,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一行,只是学习大公司的技术和流程去做,但是万科和万达的成熟模式不是一朝一日能学会的,而更多的房地产企业更是忽略技术。“在中国,未来地产的根基还是2800个县级市的基础,如何提高中国房地产业开发水平,应该把视角投入中国最基本的细胞,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以完整的轻资产链输出为核心的代开发的探索价值。”

4调控“拗”不过市场化,房价上涨势不可挡

中国本身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反映在地产身上,楼市调控政策是永远调控不好的。富人要买更多的房子,而穷人越来越买不起房。打压房价是没有办法的,所以只能让房价越高越好,政府拿到更多的税收,就能去弥补别的问题了。但是现在政府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上海的房价更是没有理由跌下来,政策只是能降低上涨的速度,但还不能去阻止房价上涨的趋势。因为需求是不断上升的,尤其是上海每年还有大量的外地人员流入。只要中国贫富差距的问题继续存在,只要我们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的状态短期难以改变,用一刀切的地产调控政策,依然是概念层面的行政行为,难以真正实施房地产调控。因此,我们要作好更长时期的准备,政策只能增加房价上涨的阻力,而难以改变房价上扬的趋势。

往期回顾Review+ 更多
  • 宋家泰
  • 林朝阳
  • 王振华
  • 姚伟示
  • 孙宏斌
  • 张好绣

加地产人为微信好友

"最新鲜 "